醫療空間規劃顧問(醫療環境研究)個案的最小案例
擔任醫療空間規劃顧問與醫療環境研究已經非常多年了,接觸到的個案也包羅萬象,而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案例。起源於我們在規劃北部某家醫學中心的單人病房時, 行政副院長聊到院內殘障廁所的自動門經常性故障,但一直找不到原因,正準備全面將自動門機取消;基於好奇,我們開始進行了個小小研究。
擔任醫療空間規劃顧問的第一個重點「從找問題開始」
所有醫療環境研究都必須由找問題開始,最簡單的找問題的方式就是傾聽,聽事務組、清潔人員、警衛班…的抱怨開始-「長期有人誤觸關閉鎖導致經常性反鎖」、「多數人都將衛生紙丟入馬桶,而且不沖水」…,這些議題似乎不應該是2017年在台灣的病人素質,所以,直覺上一定有某些因素被忽略了。
尋找問題的另一個方法是現場觀察,而這麼熟悉的空間,純粹「觀察」是很難找出問題的,因此兩位同事坐上輪椅親自體驗,所有議題逐一展開。
馬桶沖水方式不友善(距離遠、力量大),所以病人用完難沖水,所以才不沖水。
為了感控設置有蓋垃圾桶,對需要坐輪椅病人有使用困難,衛生紙只好丟馬桶了。
洗手液位置對病人不夠友善,而且洗完手後的擦手紙沒地方丟,只好再丟進馬桶。
關門按鈕太靠近門口,病人關門需要轉身,並不方便。且按鈕標示「開、關」,病人使用後離開時,因為按鈕很靠近門口,所以很順手按上「關」,因此自動門就被「善意」的誤鎖了。
如果真的由自動門改為手動橫拉門,對於坐輪椅的病人將更難關門和鎖門了。